秦灭六国最悲惨的战争是长平之战。它发生在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。主战场位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部。这是60万秦军对45万赵军的著名战役。秦军的领导人是白起和王米,赵军的领导人是廉颇和赵括。当时,由于赵武灵王实施的胡服骑射,赵国的国力大幅增强,军事力量大幅增强。

长平之战是战国末年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。战争的结果是秦国击败了赵国。赵国40万精锐士兵被秦军杀死,从此失败。

经过这场战斗,秦国真的可以称之为无敌的世界。秦统一世界的大局是不可逆转的,只是时间问题。那么,为什么赵在长平战役中失败了呢?

一般认为有三个原因:

一是赵国贪利接受了本不该接受的上党郡;

二是赵军实力不如秦国;

三是赵国任命了只能纸上谈兵的赵括,造成了不可逆转的败局。

但原因真的是这样吗?


接受上党不是赵军长失败的原因

首先是赵是否应该接受上党县。赵对上党县的接受被认为是长平战争的导火索。它最初是韩国的领土。大致在今天的山西南部,它只与韩国狭窄的边境带相连,容易攻击和防御。

秦国被重用后,秦昭王接受了他提出的远近攻战略,将战争的矛头对准了临近它的韩魏。韩国势力弱,上党郡易攻难守,自然成了秦国口下的肥肉。

公元前262年,秦军挥手东进攻占韩国野王(今河南沁阳),彻底切断了上党郡和韩国的领土,上党郡成为韩国的飞地。

无奈之下,韩国命令上党郡守冯婷将上党郡十几座城市全部交给秦国罢兵,但冯婷不想这样做。他觉得这样做对秦国便宜,对韩国一点好处都没有。于是,他想把上党交给赵国。

虽然赵国不如秦国,但它也是当时最好的军事力量之一。虽然把党交给赵国不是一件好事,但它可以把赵国拉到韩国,以有效地对付最大的敌人秦国。无论如何,党已经失去了,然后让它失去最大的价值。

因此,冯婷秘密联系了赵国,并提出了他的想法和想法。当然,赵国很高兴,想马上接受,但也有人反对。结果,经过赵烈辩论。

赵王仍然决定接受党。今天从馅饼上掉下来的好事不容错过。结果,秦国怒不可遏,立即挥手攻赵。赵军也派兵迎战。一场战争爆发了。这就是长平战争的前幕。


那么,赵应该接受上党县吗?长平惨败后,很多人说不应该,因为这是长平战争的导火索,但事实上,赵应该接受上党县。接受上党确实会激怒秦国。

然而,接受它也会给赵国带来无尽的好处。正如赵王所说,即使他派了数百万士兵,也很难赢得多少城市。现在他白白得到了十几个大城市。为什么不呢?就赵国的利益而言,上党县应该是这样。

但是秦国的愤怒呢?这也很正常,但换句话说,如果赵国不接受上党,秦国就不会攻打赵国吗?当然不是!

秦国之所以要把矛头对准韩国,无非是在实施范菊的远交近攻战略。上党郡与赵国接壤。一旦上党被秦国完全吞并,秦国的实力肯定会大大增强,到时候还是会来找赵国决战。

因此,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是不可避免的。既然这是不可避免的,那么这与接受上党县有什么关系呢?与其等待秦国的实力来攻击赵,不如赵国先开始,赢得上党扩大实力,与秦国作战。因此,接受上党并不是赵军长失败的原因。


赵国的军事实力还不错

其次,赵军的战斗力不如秦军,原因也不是。赵的实力确实不如秦,但这并不意味着赵的军事实力不如秦。相反,当时赵的实力还是挺强的,主要和赵有关。

赵武灵王在赵国大力推进胡服骑射改革,大力发展赵国的军事实力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赵武灵王曾想率骑兵从秦国北部突袭灭秦,但由于晚年昏昏欲睡,发生了沙丘宫变。结果,他饿死了,这个计划没有实施。但从侧面看,赵的军事实力还不错。


秦赵战争爆发时,虽然秦军来势汹汹,但赵国选择坚壁不战,以避免其锋芒。这并不是说赵军打不赢秦军,而是采取了拖死秦军的策略。

结果,这一举动奏效了。秦军别无选择,只能想出一个离间计来改变这种局面,这表明至少在一开始,两军的实力还不错。

此外,历史上有40多万雄兵参战赵军。即使秦国以虎狼的名义,面对这么多军队,他们也很害怕。此外,在长平战役中,秦军虽然没有记有多少人参战,但肯定不会比赵军少。

而且,为了这场战斗,秦昭王特意下了命令,动员了全国的力量。可见,秦国为了彻底击败赵国,付出了巨大的努力。那么,赵军怎么能简单地被军队实力不足打败呢?


也许赵括背了锅

最后,是赵括的纸上谈兵。赵括是个空谈家,但不要把人看得太简单。赵括被父亲否认,认为他只会夸夸其谈,但没有人天生就会打仗。大多数人应该从理论上学习,然后结合实际锻炼军事才能。



赵括是否有实际经验尚不清楚,但赵奢仅凭儿子的夸耀就否定了他,这太武断了。然后赵王反对计划,想任命赵括为将军。她的母亲反对。她数了数赵括和她父亲的区别,说赵括是一个贪婪自私的人,甚至预言她儿子会失败。这会让赵括更加愤怒,想快速证明自己吗?

因此,他取代廉颇后,立即改变战略,迅速攻秦,结果中了陷阱,导致赵军惨败,会有这样的可能吗?

长平失败的真正原因:赵国没有为与秦军的决战做好准备

赵国长平战败的原因永远不会单方面。但综上所述,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:赵国没有准备好和秦军决战。

赵国预计接受上党会激怒秦国,但他们没想到秦国会这么努力。秦国一开始可能不想和赵国打这样的仗,但是战争一开始就很难清理。结果双方投入越来越多,甚至僵持了一年多,逐渐有决战的趋势。

秦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,所以他继续投资。虽然赵也有准备,但显然准备不足,军粮是个问题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,赵军的供应问题,不得不向齐国求助。

与此同时,赵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严重不足。赵没想到这是一场战略决战,必然会在秦赵之间爆发。它只是想尽快结束战斗。从催促廉颇快战到更换赵括后的快战,有赵国对现实的担忧,即军资不足,但从骨子里可以看出赵国对战争的恐惧。

最多,它想强迫秦国退出军队,而不是像秦国那样拼尽全力进行生死决战。在此期间,赵王还想向秦国寻求和平,以证明这一点。如果赵国有这样的准备,他应该提前做好思想准备,从积极的准备到广泛的联系和纵向,聚集所有可以聚集的力量。

这也是赵的意思。他认为与秦的决战是不可避免的,与秦的和平肯定是无用的。相反,他将失去其他诸侯国的信任和支持。结果,赵王一意孤行,求和失败,反而失去了援助。赵君主只看到了接受上党的好处,没有准备好接受它。


最后,是 赵君臣之间的信任 。赵王对廉颇正确的疲敌战略非常不满。除了廉颇大大消耗了赵国的国力外,另一个原因是他对廉颇本人并不放心。

廉颇独自带领军队,会有异心吗?秦军可以让赵王招募,这与赵王自己对廉颇的怀疑有很大关系。他不信任廉颇,所以他只是换了将军。

秦国也换了将军,任命了军事才华横溢的白起为教练,并秘密换了教练,这凸显了两国之间的差距。赵国为什么不败?

结语

长平之战,谁输了?一方面,秦国举国之力,另一方面,赵国自身的问题。它没有为决战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,以至于后来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,一步一步地把战争拖向了失败的方向。赵朝政的昏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。也许,从一开始,长平之战的结局就注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