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,是每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历的法律阶段。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五个普通诉讼程序是立案、侦查、起诉、审判和执行。刑事诉讼中的立案,是指公安机关、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,或者公安机关、人民检察院、人民法院根据各自的管辖范围,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调查或者审判的诉讼活动。

很多时候,当我们遇到一些侵犯我们权利的事情时,我们会去警察局报告。有些案件可以立案,有些案件不能立案。去警察局立案的后果是什么。立案的条件是什么。崇义县律师通过您的问题带来了以下法律知识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
警察局立案的后果是什么?

构成犯罪的,将承担刑事责任,并有犯罪记录。

司法机关审查犯罪案件或者民事纠纷后,决定列为调查或者审理诉讼案件的诉讼活动,是诉讼活动的开始阶段。一般包括刑事案件、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规定,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:

1.有犯罪事实。

2.犯罪事实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有犯罪事实但法律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,不得立案。

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不追究刑事责任,不能立案;已追究的,应当撤销案件,或者不起诉,或者宣告无罪。

①情节明显轻微,危害不大的,不视为犯罪。

②犯罪已经过了起诉期限。

③经特赦免除刑罚的。

④依照刑法告知乃论的犯罪,未告知或者撤回的。

⑤被告已死亡。

⑥其他法律、法规免除刑事责任的。

司法机关应当按照管辖范围审查控告、检举、自首的材料。不属于自己管辖的,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,并通知控告人、检举人;不属于自己管辖,必须采取应急措施的,应当先采取应急措施,然后移送主管机关。符合立案条件的,应当立案。立案后,一般案件由公安机关、人民检察院调查;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审理;无犯罪事实或者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,不予立案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,人民法院收到诉状或者口头诉讼,经审查认为应当受理的,应当在7日内立案;认为不应当受理的,应当在7日内通知原告,并说明原因。

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

一、有犯罪事实

指客观上有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。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。有犯罪事实,包括两个方面。

1.要立案调查,必须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行为。应当立案,只能进行犯罪行为。如果不是犯罪行为,就不能立案。根据《刑事诉讼法》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,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,但情节明显轻微,危害不大,不视为犯罪的,不予立案。

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开始,此时提到的犯罪事实只是指发现有害社会、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。至于整个犯罪过程、犯罪的具体情况、罪犯是谁等,不需要在立案时弄清楚。这些问题应通过立案后的调查或审判活动来解决。

2.必须有一些事实证明犯罪事实已经发生。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、正在实施和准备犯罪。

二是追究刑事责任

是指依法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。只有依法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,才有必要和立案。

根据《刑事诉讼法》第十五条的规定,虽有犯罪事实,但犯罪已超过起诉期限的;经特赦免除刑罚的;依照刑法处理的犯罪,未告知或者撤回;嫌疑人死亡的;其他法律免除刑事责任的,不追究刑事责任。

如果你去警察局立案构成犯罪,你需要承担法律责任,并且会有一个记录,这个记录不能消除,记录的条件是必须有犯罪事实,第二个条件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。以上是相关的答案,如果有其他法律问题,你可以咨询律师。